《形象的叛逆》——这不是一个烟斗

第13回烟斗有来历

微信号:qinglan075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这当口,何猴子冲着叶一凡的背影,小声的叫道:“大师,您能说说,那烟斗的来历出处不?”   这句话道出了在场所有人的心思。   苏可欣同样如此。   刻着JB两个英文字母的烟斗,整个廿四桥唯一算得上是个物件的破烂烟斗。   会是什么样的一个来历和出

《形象的叛逆》 雷尼·马格利特 【年代】1929年 【尺寸】27*41cm 【类别】布面油画 【收藏】比利时现代美术馆

《形象的叛逆》(The Treachery of Images)

雷尼·马格利特是比利时著名的超现实主义画家,他对波普艺术的影响十分重大。作品常采用超现实主义观念和手法,实现了形象与意义之间的分歧。他的作品颠覆了观者基于逻辑和常识的期望,对人们的观看心理造成冲突。如他最著名的画作《形象的叛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形象的叛逆》是马格利特于20世纪20年代后期创作的一系列文字图像作品,作品风格结合了小孩子读的识图卡片形式,上面画出一个物体,下面写上这个物体的名称和叫法。

作品中,马格利特在一个纯色背景之上逼真地再现了一只石楠烟斗,然而在烟斗下面却用法文写着:“这不是一个烟斗”(Ceci n’est pas une pipe)。

【毛骨悚然!人骨烟斗,日本人用中国未成年儿童的小腿骨制作的烟斗】

在沂蒙山根据地景区,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旧址的纪念馆里,有一件令人毛骨悚然的藏品:人骨烟斗。是抗战时期山东纵队从日本鬼子俘虏那里缴获的“战利品”,它是日本鬼子用中国未成年儿童的小腿骨制作而成的烟斗,从烟斗的外观来看,这支烟斗显然被这名日本鬼子当

当代大思想家福柯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书来表达他看到这幅画的想法,题目就叫做《这不是一个烟斗》。他指出。马格利特借这张画——包括它上面的形象和文字使人们重新思考了图像、文字、现实之间的关系。

这幅画里可以解读出许多含义,明显的就是这幅画里文字与图像不一致。这幅画不是烟斗,它是画布上的烟斗,而不是用烟草包装可以用嘴吸出的烟斗。

马格利特似乎在故布迷局来点化众生。你以为看到了烟斗吗?不是的,你看到的只是一幅画。你以为你在说语言吗?不是的,其实是语言决定你能说出什么。不要把图像、语言视若无物,它们并非虚空。好比一个人站在窗前看风景的时候,永远不要忘记,你眼中还有那扇透明的窗。当我们以图像和语言为工具来认识世界之时,同样要意识到,它们有着自身的结构与走向,它们左右着甚至塑造着我们对世界的理解。

马格利特提醒人们始终保持怀疑的态度,不要太轻易相信所看的所告知的,因为人所能做的不过是用自己的方式建立起各种与“真实”的关系而已,在此下面永远还有一层未知的领域。

画家简介

雷尼·马格利特(1898—1967),出生于莱西恩,是20世纪比利时最杰出的超现实主义画家。。青年时期曾在布鲁塞尔艺术学院学习,后开始超现实主义绘画的探索。1927年迁居巴黎,进入创作的旺盛期。他的作品常常赋予平常熟悉的物体一种崭新的寓意,或者将不相干的事物扭曲的组合在一起,给人荒诞、幽默的感觉。代表性作品有《戴圆顶硬礼帽的男人》、《戈尔达礼》、《单词的使用》、《自然之美》、《集体发明物》等。

本文源自头条号:中外艺术鉴赏啊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缅怀贺龙元帅,难忘菜刀、烟斗与胡子

他是开国十大元帅之一 两把菜刀闹革命 半个多世纪生涯中建立了不朽功勋 他是新中国首位体委主任 两个“小球”搞体育 身居高位 但他严格要求子女 “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如今 贺龙元帅逝世已经50年了 如果说 要给贺龙元帅“画像” 或许离不开这三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