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雪茄,一个烟斗,一张薄纸,决定了战后欧洲秩序
豆瓣评分9.3《回忆积木小屋》一个烟斗引发浪漫回忆之旅
微信号:qinglan075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故事背景 故事发生在一个被海水淹没的小镇上,因为海水不断上涨的原因,房子在一层一层地加高。镇中的居民也都渐渐搬走,只有老人还坚持着。 图片来源《回忆积木小屋》 故事内容 老人自己住在不大的屋子里,一觉醒来,海水已经漫进屋子。老人买来了材料用以加
1944年9月23日,英国首相丘吉尔就跑到莫斯科,面见斯大林,迫不及待地磋商欧洲战后势力范围的划分。在斯大林和丘吉尔虚伪的谈笑下,外加一支雪茄和一个烟斗的陪伴,并在一张纸条的见证下,欧洲的地盘就轻易而举地被瓜分了。
身躯肥大的丘吉尔深深地陷进沙发里,经历了战争初期不堪回首的惨败,苏联、美国相继陷入战争成为盟友,依靠自己的睿智与狡诈,在综合运用了从光明正大到卑鄙龌龊的种种手段后,他驾驶的英国航船即将驶向胜利的彼岸。丘吉尔本应感到欣慰与快乐,但他没有,相反,他满怀深重的无力感,他的帝国老了、病了。丘吉尔比谁都更清楚,英国狮子虽然还能咆哮,但它已是精疲力竭、遍体鳞伤,连尾巴都生满了脓疮,快摇不动了。雄踞世界之巅两百年的大不列颠帝国再也不会有昔日的荣光了,它将不可避免地衰落成二流国家。伟人无限的抱负与所能支配的力量的衰败使丘吉尔感到无限的悲凉与痛苦,特别是当他侧过脸看着茶几对面那个正抽着烟斗的格鲁吉亚人时就更是如此了,德意志帝国的废墟上即将站立起这个人的新帝国。
丘吉尔放下口中叼着的哈瓦那雪茄,看着正大抽烟斗的斯大林那掩在绕烟雾后显得有些朦胧的脸,不禁感到有些恼火。当今之世,能在他面前此肆无忌惮抽烟的人没几个了,但哪怕只剩一个也会是斯大林。坦率地说,丘吉尔内心深处非常仇恨斯大林,那是一种天敌间的仇恨,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各大国没有一个不仇恨俄国,英法恨俄国突然退出战争,德国恨俄国在战事最紧张的时候突然在背后插了它一 刀,而他们又共同仇恨俄国的共产主义制度。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不久,丘吉尔还在谩骂俄国人是丑恶的大猩猩,英国对俄国只有两个字——消灭!
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彻底的实用主义者丘吉尔在俄国对德作战后立刻忘了他诅咒苏联的污言秽语,马上以诗一般的语言歌唱:“俄国的危险就是我们的危险,俄国人为保卫家园而战的事业,就是世界各地自由人民和自由民族的事业!”
丘吉尔此行面晤斯大林是为战后世界的安排开始与斯大林进行初步磋商,他内心再仇恨斯大林,却不能不正视斯大林麾下苏联红军的巨大实力。上千万苏联红军已席卷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南斯拉夫等中东欧国家,目前,苏军已攻至波兰首都华沙城下,而他的英国军队和罗斯福的美国军队却还在法国中部和意大利的亚平宁山脉苦战。他和罗斯福害怕极了,苏联人再这样打下去,整个多瑙河流域和大半个欧洲就全被斯大林拿去了,形势逼迫他与斯大林立刻展开一次会谈,以商讨欧洲胜利果实瓜分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如何划分西方世界和俄国在欧洲的势力范围,后来的历史学家就说得更简单了,他们说这就是一次“分赃性质”的会谈。
丘吉尔微笑着看着斯大林:“我们有 我们的利益,你们有你们的利益,如何才能使我们双方共同确保我们的各自利益不受损害呢?”
斯大林同样微笑着看着丘吉尔:“你的意见呢?”
斯大林压根儿就不信任丘吉尔,他曾教训他的部下:“罗斯福只会拿走你的卢布,而丘吉尔会偷走你裤兜里最后一个戈比!”
丘吉尔随手拿出半张纸写道:
罗马尼亚
俄国 90%
其他国家 10%
希腊
英国(与美国一致) 90%
俄国 10%
烟斗里昨天
冬日的阳光 如一位迟暮的老人 夹着些散碎的 紫色的抑或是粉色的回忆 穿过淡绿色的窗玻璃 洒满白格子和蓝格子的床单 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将一些灰色的昨天 塞进烟斗,点火 然后缓缓吸入,慢慢咀嚼 最后吐出些哀伤的往事 那是一个午后 一个女人和一口犁的交易
南斯拉夫
俄国 50%
其他国家 50%
匈牙利
俄国 50%
其他国家 50%
保加利亚
俄国 75%
其他国家 25%
丘吉尔把字条递给斯大林,他后来回忆:“斯大林拿起蓝铅笔一勾表示同意,然后把字条递回给我们,一切就这样解决了,比把它写下来还快。”

欧洲十多个国家几亿人民的命运就这样被这半张薄纸所代表的强权所决定,基本原则就是一条,谁的军队能占领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是谁的势力范围,就建立什么样的社会制度,他人不能问津。
似乎会谈双方都受到了某些良心方面的责备,双方都羞涩地沉默起来。铅笔画过的字条还放在桌子中间,丘吉尔终于打破沉默:“ 似乎我们在处理这些与千百万人生死攸关的问题上,用这种草率的态度,这不至于被人说是玩世不恭吧?让咱们把字条烧掉算了。”
“不,你保存着。”斯大林说道。
斯大林同意这样的势力划分并非因为丘吉尔,老实说,以丘吉尔的实力已经不配做他的对手了,但是丘吉尔的背后坐着跛子罗斯福撑腰,虽然他此次并没有来。谁都知道,“二战" 打掉了两个老帝国,又崛起了两个新帝国,德国的废墟上是苏联,英国的废墟上是美国。斯大林可以忽视压吉尔,却不能无视罗斯福。
雪茄还未燃尽,烟斗还在叼嘴里,一张薄纸片就这样将欧洲的战后问题基本上解决了。
本文源自头条号:史海小小虾米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杜老农和麦烟斗的冰与火之争:美国视角下的朝鲜战争是什么样?
1950年6月25日,一个平常的星期天。尽管是此时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人,但因为丢掉中国大陆而背负的国会压力,仍然让曾经的密苏里农民杜鲁门不堪其扰,他趁周末躲到老家农场图个清净。 突然,一通紧急电话打破了安静,电话那头是国务卿艾奇逊,他带来的消息是:“